臺報:習近平訪歐著眼解決實質問題 減少貿易摩擦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03-21 16:38:19 | 來源: 臺灣《旺報》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將訪問荷、法、德、比等國,期間將出席全球核安峰會,參加中法建交50周年慶典,拜訪歐盟總部。臺灣《旺報》近日社評文章稱,習近平此行歐盟國家顯然較關注解決雙邊實質問題,中歐關系只有循序漸進,相互認知對方關切的核心利益,相互尊重對方的想法,才可能減少沖突。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推動對歐關系的三根支柱(經貿高層對話、高層戰(zhàn)略對話、人文交流與合作),向來以經貿對話最具成效,中歐年度貿易額至今已突破5500億美元,預估2020年將邁向一兆(萬億)美元。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突飛猛進與歐債危機效應,去年雙邊高層互訪頻繁,中方除了購買法國60架客機并簽署15項中法合作協議外,還與英國達成金額56億英鎊的投資協議,卡梅倫首相再三承諾“英國會是西方世界最堅強支持中國的國家”。
中歐政治關系雖趨于穩(wěn)定,但貿易與投資仍為雙邊潛在沖突的變量。歐洲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又加重歐盟國家的財政負擔,貿易保護主義聲浪高漲。持續(xù)兩年的中歐太陽能電池板傾銷案,去年就幾乎醞釀成一場貿易大戰(zhàn)。習近平此行布魯塞爾,或會承諾對歐盟開放市場,以換取歐盟收回實施懲罰性關稅的決定。
歐洲市場是中國實現企業(yè)“走出去”戰(zhàn)略的最佳選擇,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tǒng)計,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對歐盟累計投資額達到300余億美元。近年來中國企業(yè)更加強歐洲的跨境并購,目標置于西歐及北歐的技術密集產業(yè)、高科技制造業(yè)與服務業(yè),期望借并購獲取尖端技術、品牌、產品質量與銷售的管道。
然而,中國企業(yè)仍需面臨諸多現實挑戰(zhàn),部分國家或因經濟與國防安全考慮、或受“中國威脅論”與貿易保護主義心態(tài)影響,口頭上都表態(tài)歡迎企業(yè)前往投資,實際上則設下諸多障礙。
就歐方和中方各自的期望值來說,歐盟會提出在華投資獲得更高的保障待遇、提高法律透明度、解決歐盟在中國投資企業(yè)遭遇的市場準入問題、知識產權的保護等方面;簡言之,就是希望既能保障在中國的既有投資,又能進一步促進投資自由化。
對中方而言,隨著愈來愈多的中資企業(yè)赴歐投資,難免要面對一些非經濟因素的問題。據北京官方調查,約78%在歐盟投資的受訪企業(yè)都有經營困難的經驗,例如中方雇員取得歐盟當事國工作的簽證就有困難,一些歐盟國家對中資的安全審查或對中資企業(yè)征稅問題,都依賴到中歐簽署《雙邊投資協議》的保障。中方顯然也已意識到,與歐盟洽簽雙邊投資協議,既可一勞永逸地解決貿易上的摩擦,也能確保中國企業(yè)順利地“走出去”。
中歐成功洽簽雙邊投資協議的關鍵在于,中方對歐開放市場的承諾與幅度。歐盟身為28個成員的整體,要求中方自由化的標準較高,它涉及市場準入、透明度、勞工待遇、環(huán)保、投資與仲裁等多面向內涵。
習近平此行歐盟國家顯然較關注解決雙邊實質問題,因為中歐關系只有循序漸進,相互認知對方關切的核心利益,相互尊重對方的想法,才可能減少沖突。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xù)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fā)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吁臺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fā)射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