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文物普查發(fā)現(xiàn)明清古村落 已存在三百年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5-02 10:44:36 | 來源: 齊魯晚報 |
前王莊村的石房子已有三四百年歷史。
俯瞰前王莊村的古村落。
日前,菏澤文物普查在巨野縣核桃園鎮(zhèn)前王莊村,意外發(fā)現(xiàn)明清古村落,一條村莊中心街,隔開了兩個世界。一邊是明亮的磚房、水泥的地面、氣派的鐵門;另一邊是,灰色石頭房子、青石板路、斑駁木門,三四百年的記憶還在享受著安靜時光。
歷史由逃荒者建成,劉伯承都住過
石頭院內的香椿樹,已長過兩層的房頂。29日,79歲的王謝氏和86歲的王李氏將葦席鋪在院子里,縫起薄被,聊家常打發(fā)時光。
“我嫁過來的時候,就住在這石頭房里,一輩子了。”王李氏說。
村子的歷史就更久了。76歲的王道德翻開族譜說,明成化年間,王氏家族從山西洪洞縣遷出,來到當時的曹州城西,即菏澤。后經(jīng)累次遷徙,大致在明末清初,定居在前王莊,距今已三四百年。
村子一度輝煌過。前王莊村的祖墳有一座墓碑,寫著“登仕郎”和“文茂王”字樣,大意是一位叫王文茂的先祖,曾經(jīng)任過知縣之類的官職。這在村民尤其是老人眼中是一份榮耀。
村落大概200余畝,如此大的規(guī)模令人頗感詫異。“整個村子當時算是逃荒而來,如何發(fā)展起來?會過!”89歲的王道興一語道破。
“羊山打仗的時候,劉伯承還在我們村子住過。”今年84歲的王道章很激動,解放戰(zhàn)爭時候,劉鄧大軍曾駐扎在前王莊村,有處民宅還是當時的后方醫(yī)院。
安全屋頂相通,一家遇襲多家支援
前王莊村曾被叫做“石頭寨”,房屋全部由大石頭壘成。
古村落的南門依稀可見殘垣斷壁,王道興說,以前村里有好幾個炮樓,村外建有海子壕,防守非常嚴密。村里100多幢老宅院,房頂不少都是相通的,這樣一家被襲擊,多家可支援。一些房頂上還保留著作為武器的石頭。“把院門關上,大家伙都往院子里扔石頭,能打退敵人。”對于祖先的巧妙設計,村長王德臣很佩服。
院落大部分是四合院結構,仍完整保持著原有的建筑格局。房子砌石接縫緊密,線條層次勻稱,這么整塊整塊的石頭怎么壘成墻的,村民至今覺得是個謎。
在王謝氏的房間,小小的房門從上到下竟有5個木頭門栓。“多安全啊。”王謝氏笑著說。
順著楸木制作的樓梯上樓,房頂建的垛子上還有十字形的孔。“這是裝槍桿子的。”王德臣說,祖先在這里打過土匪強盜等侵略者,保護著村民的安全,得以讓村子從以前的幾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一千六百多人。
保護年輕人不愿住村落逐漸衰敗
全村一千六百多人,居住在古村落的不足一百人,其中還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冬暖夏涼,挺舒服的,”王謝氏不舍得離開這里。“孩子們不愿意在這兒,他們喜歡亮堂的。”王道興的兒孫現(xiàn)在都在新房子住。
一些無人居住的老房子,已經(jīng)破損坍塌。巨野縣博物館館長祝延峰說,這種年代久遠的石砌房子,在菏澤不多見,不過并沒有相關的保護措施。
近年來古村落以驚人的速度衰敗著,居民建好新房后,舊房無人理會,很快自然毀壞,有的則在古村落中修建了一些現(xiàn)代形式的新房,破壞了傳統(tǒng)風貌等。
“如果我們不在了……”王道章忽然很傷感,他知道,這些房子最終將隨他們一起消失。
文/記者張建麗片/記者鄧興宇通訊員徐巨轉徐芬芬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