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90后”的“尋根”行:漢字書寫是“筆尖上的傳統(tǒng)”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7-26 16:30:02 | 來源: 中新網(wǎng) |
資料圖
中新社西安7月25日電 題:華裔“90后”的“尋根”行:漢字書寫是“筆尖上的傳統(tǒng)”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其實我認識的漢字非常有限,大概有幾百個,因為在我生活中,只有在家與父母交談時才用到漢語。漢語文章我看不懂,但跟你用漢語聊天沒問題。”來自美國的“90后”華裔鄭志光對中新社記者笑言。
2016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西安營正在當?shù)嘏e行。來自美國、俄羅斯等地的80余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在西安進行為期12天的“尋根之旅”。期間華裔青少年將通過中國文化講座、與當?shù)貙W生交流聯(lián)歡等形式,體驗當?shù)仫L土人情,游覽歷史文化名勝。
鄭志光說:“作為一名華裔青年,應該多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如果有機會踏上中國的土地,更是要多走走看看。”
今年19歲的鄭志光出生于山西太原,4歲時隨父母從江蘇移居美國,此番參加“尋根之旅”夏令營,令他“中國行”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
此次“尋根之旅”的書法研習活動,給鄭志光帶來很大觸動,相較英語而言,漢字的書寫是他的“硬傷”。“我其實是在‘畫’書法,每個字的橫豎撇捺粗細都不同,拿起柔軟的毛筆,感覺有勁使不上,看來‘筆尖上的傳統(tǒng)’比想象中更復雜。”
資料圖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進行參觀時,鄭志光說,雖然大部分內(nèi)容對他而言很陌生,但依舊能通過周秦漢唐等朝代的文物展示感到中華文化的傳承。“中國的很多名勝古跡之前對我而言僅僅是一個英文單詞,并不知道具體的意義是什么。”
?
資料圖
令鄭志光此行印象最深的莫過于蜚聲海內(nèi)外的秦始皇兵馬俑。鄭志光說:“看到‘地下軍陣’感到震撼,但更佩服幾千年前工匠的高超技藝,每一個陶俑表情神態(tài)各有不同,It's amazing!”
談起飲食,愛吃川菜的鄭志光對魚香肉絲、夫妻肺片、水煮牛肉等菜品如數(shù)家珍。來到西安后,當?shù)氐娜鈯A饃、涼皮、羊肉泡饃等小吃也讓他大快朵頤,“我平時還是吃中餐較多,麻辣口味是我的最愛。很遺憾,回到美國后就吃不到這么正宗的味道了”。
這個暑假后,鄭志光即將進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習。他說,這個夏天的“尋根”行將成為一段特殊記憶。(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