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福:百日民調跌破半百 蔡英文神話或已破功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8-19 15:27:30 | 來源: 中國臺灣網 |
蔡英文在上臺不足百日的短時間內,民調下滑,聲勢嚴重受挫,針對這一情況,媒體人楊昆福在《臺?!冯s志第123期發(fā)表題為《百日民調跌破半百 蔡英文神話或已破功》的評論文章,詳細解讀民調結果及蔡英文民調下滑的原因,并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楊昆福指出,蔡英文以實際行動向島內各界證實她自己決策及執(zhí)行能力的不足與不力,以及政策宏觀走向把舵的偏頗與逆反。所謂的“神話”在不斷涌現(xiàn)的爭議事件當中已宣告破局,并且蔡英文聲勢持續(xù)下滑恐怕也成了必然趨勢。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上臺未滿百日,便凸槌不斷,爭議連環(huán)爆,引發(fā)島內民眾強烈不滿,從而導致民調大幅下滑,并且這種民調下探很可能已成無法挽回的必然態(tài)勢——
8月27日是蔡英文就職滿百日的日子,然而就在這之前的8月15日,擁有綠營背景的臺灣指標民調公司發(fā)布最新民調數(shù)據(jù)顯示,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信任度及滿意度均首次低于50%,而臺灣地區(qū)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林全的滿意度甚至出現(xiàn)“死亡交叉”,不滿意度高于滿意度3.1個百分點。這與蔡英文在2016“大選”中拿下689萬票,56.12%高得票率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反差,蔡英文在上臺不足百日的短時間內,聲勢嚴重受挫,個中折射出什么問題?背后影響因素是什么?后續(xù)的效應又將如何發(fā)展?
民調呈下滑態(tài)勢 細節(jié)中有魔鬼
從臺灣指標民調歷次公布的民調數(shù)據(jù)來看,蔡英文就職至今,不管是滿意度還是信任度在整體上都呈現(xiàn)下滑趨勢,信任度從5月份下半月的59.3%跌至8月份上半月的49.2%,滿意度在期間雖有小幅上揚,但也掉到45.5%。而在不滿意度和不信任度方面,同樣呈現(xiàn)飆升的態(tài)勢,分別從16.3%和20.0%上升至39.8%和32.5%。從中可見,蔡英文就職以來產生的諸多爭議,引發(fā)臺灣民眾的不滿情緒已逐漸反映在民調數(shù)據(jù)當中,而仔細推敲民調數(shù)據(jù)的細部內容,還可以有更為深入的發(fā)現(xiàn)。
首先,從區(qū)域來看,蔡英文在臺灣南部的不滿意度大幅飆升,這對蔡英文而言無疑是個嚴重的警訊。在外界看來,南臺灣是深綠選區(qū),一貫是民進黨的大票倉,在2016年1月16日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在南臺灣各縣市的得票率都在六成二以上(云林縣:62.5%,嘉義縣、市:62.7%,臺南市:66.7%,高雄市:62.6%,屏東縣:62.7%),然而這次臺灣指標民調的數(shù)據(jù)卻顯示,蔡英文在云嘉南地區(qū)及高屏地區(qū)的不滿意度大幅上升,分別升至39%和33%,可謂后院大失火。
其次,從政治立場來看,臺灣“中間選民”對蔡英文的不滿意超過了滿意度,對民進黨的反感度也大于好感度,而在此前的2016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有大比例的“中間選民”將票投給了蔡英文。根據(jù)臺灣TVBS民調中心在今年1月18日至19日晚間所做的民調結果顯示,在愿意表態(tài)的“中間選民”中,有41%的比例在選舉中將票投給了蔡英文,而表示投給朱立倫和宋楚瑜的比例都沒有超過1%。可見,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臺灣“中間選民”對蔡英文抱持較高的期望值,然而在蔡英文就職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中間選民”儼然對蔡英文及民進黨大失所望。如果單就這一層面來看,蔡英文極力向外界營造的理性“中道”形象儼然已經宣告破功。
再者,在年齡層次方面,臺灣年輕族群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的認同度似乎已在下滑當中。在臺灣指標民調的數(shù)據(jù)中,對蔡英文表示不滿的20到29歲的年輕族群就有41%,離47%表示滿意的只差6個百分點。并且,這一群體對民進黨的不滿和滿意度之間的差距更是拉近到2個百分點,分別為44%和46%??梢?,臺灣年輕族群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的不滿情緒在不斷蔓延,并且如果按這個態(tài)勢發(fā)展下去,出現(xiàn)“死亡交叉”的可能性已“指日可待”。而在2016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獲得了臺灣年輕族群的壓倒性支持。據(jù)臺灣TVBS民調顯示,有高達71%的20至23歲“首投族”表示,在2016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將票投給了蔡英文,24到29歲的年輕族群也有八成,而將票投給國民黨獲選人朱立倫的只有8%。如今,最新民調結果卻呈現(xiàn)出較大的落差,這種情形對一向著力年輕族群經營的民進黨來說,無疑是一大反諷。
第四,在經濟發(fā)展方面,臺灣民眾對島內整體經濟及民眾家庭經濟現(xiàn)況評價不佳,此舉將對蔡英文當局“拼經濟”構成重大壓力。根據(jù)臺灣指標民調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有高達79.9%的臺灣民眾對臺灣整體經濟現(xiàn)況持負向評價,持正向評價的只有8.1%,而在民眾家庭經濟現(xiàn)況方面,也有42.2%的受訪民眾持負向評價。而此前,臺灣島內不少民調機構公布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顯示,臺灣民眾對蔡英文上任后最大的期許是發(fā)展好臺灣經濟,比如臺灣智庫于2016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之后不久的1月21日發(fā)布的民調數(shù)據(jù)顯示,有高達49.1%的臺灣民眾認為“經濟發(fā)展”是蔡英文上任后應優(yōu)先處理的議題,大幅領先次優(yōu)先議題“促進就業(yè)”22.2個百分點。從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臺灣民眾在蔡英文上任前,曾對其抱持較大的期待,然而當下臺灣整體經濟發(fā)展狀況不但難以差強人意,甚至是令人憂慮不已,臺灣民眾自身經濟家庭狀況也因整體經濟發(fā)展狀況不佳,連帶受到波及。此形此景,一方面,將對蔡英文如何振興臺灣經濟產生較大壓力;另一方面,也會影響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支持乃至認同度。
爭議連環(huán)爆 蔡當局作繭自縛
蔡英文當局在就職百日期間,并未踐行應有的正向作為,反而在各項議題中引爆諸多爭議,可以說,以實際行動向島內各界證實她自己決策及執(zhí)行能力的不足與不力,以及政策宏觀走向把舵的偏頗與逆反。凡此種種,都將影響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的觀感,乃至逐漸形成政治敏銳度遲鈍,“執(zhí)政”能力不足,缺乏基層同理心以及專注政治斗爭與操作的“刻板印象”。
首先,上臺前后兩套標準,蔡英文當局政策大轉彎嚴重影響島內“中間選民”的觀感與認知。蔡英文上臺短短幾個月,多項政策或宣示180度大轉彎,“在野時期”為牽制、斗垮和搞臭國民黨,采取“為反對而反對”的策略,一味杯葛阻擾馬英九當局推行的各項“政策”。然而民進黨上臺后,當家才知鹽米貴,“屁股決定腦袋”不得不進行政策大幅調整和修正,因而被外界譏笑為“綠色發(fā)夾彎”。比如,“在野”時反對美豬進口,上臺后為了盡快加入美國主導的TPP,卻宣示要按照“國際”標準進口;先前極力反核,主張在2025年實現(xiàn)“非核家園”,大批國民黨當局漲電價枉顧島內民生,而上臺后,面對嚴峻的用電壓力,卻又準備恢復“核一”運轉,并且表示電價只會緩漲不會緩降;對日本核輻射食品,先前強力反對解禁,上臺后卻又聲稱要依據(jù)標準嚴格把關。再比如,先前狂批馬英九,聲稱其干預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運作,并主張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負責人應該“中立化”,然而蔡英文卻又在立法機構負責人人選上,勸退柯建銘,強推自己的人馬蘇嘉全上陣,并且,民進黨立法機構副負責人蔡其昌也公開表示,所謂“中立化不是什么都退出”,等等。類似這種“昨非今是”的事例還為數(shù)不少,此舉無疑給外界,尤其是相對理想的“中間選民”造成了十分不良的觀感。
其次,親美日遠大陸,為政治考量不惜犧牲基層民眾利益。民進黨上臺后,全面倒向美國與日本,甘當前者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和馬前卒。為了討好日本,蔡英文當局在沖之鳥礁是“島”還是礁,這種明白無誤的問題上,一反馬英九時期的態(tài)度,聲稱“不持特定法律立場”。此舉,除了產生不良政治后坐效應外,將直接沖擊前往該海域捕魚的臺灣漁民的切身利益。為了討好美國,蔡英文當局在太平島從島被降格為“礁”的問題上,護權嚴重不力。甚至當南部屏東漁民看不下去,自發(fā)前往登島維護正當權益的前后。蔡英文當局通過警告以及懲處等事前阻擋、事后算賬的方式打壓基層漁民的英勇護權行為,全然不顧臺灣基層漁民的訴求與生計。而為了阻擾兩岸民間交流,當臺南學甲漁民準備前往大陸爭取虱目魚契作之際,蔡英文當局下達一紙公文,以涉及“政治性內容”為由嚇阻漁民,同樣置基層漁民生計及切身利益于不顧,等等。
再者,采取零和博弈思維,致使臺灣政經環(huán)境陷入更為被動狀態(tài)。蔡英文上臺后,在兩岸政策論述上,不承認作為兩岸互動共同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系倒退和惡化,嚴重影響兩岸交流與互動的健康穩(wěn)健發(fā)展。由于蔡英文當局的不負責任行為,使得兩岸雙方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停擺,兩岸交流往來受到重大影響,先前熱絡互動的良好局面不復存在,等等。此舉,將在很大程度上對臺灣的政經等各個方面造成沖擊,使之陷入更為被動的狀態(tài)。
第四,裙帶關系大行其道,蔡英文當局構建利益分食結構將給島內各界留下負面觀感。近段時間,臺灣島內社交軟件上瘋傳對蔡英文人事布局有酬傭、裙帶關系嫌疑的盤點。該信息以簡短的行文將馬英九與蔡英文上任后,雙方的裙帶進行比較。信息以“馬英九2008年上任,親人都失要職”為題,列舉了馬英九妻子周美青在馬英九上任后,從島內某家證券投資信托公司及社會福利基金會離職,馬英九姊姊馬以南辭去“中化制藥關系公司”的副總經理職務,妻舅周偉奇也從某公司董事長位置上離職等。而反觀蔡英文上臺后,裙帶關系卻大行其道,酬傭現(xiàn)象層出不窮。社交軟件信息列舉了不少現(xiàn)象,比如,蔡英文侄子蔡元仕升任“檢察官主任”,表姐林美珠成為“政務委員”;民進黨民代葉宜津的胞弟葉光彰出任臺灣第一金控證券總經理;民進黨高雄市副市長陳啟昱出任肥缺臺鹽董事長;民進黨大佬張燦鍙的侄子張鴻鐘擔任臺灣虎航董事長,等等。蔡英文當局大喇喇公然建構這種權力資源利益分享結構,安插人員,酬傭特定人士,形成利益共生鏈條,顯然將會給島內各界留下惡感。
打破神話 聲勢恐將再重挫
此次臺灣指標民調公司發(fā)布蔡英文信任度及滿意度下挫,均首次跌破50%,引發(fā)島內各界關注,臺灣不少政論節(jié)目、平面及電子媒體都以大篇幅進行分析與探討,基本都認為這對蔡英文當局而言是一大警訊。當然也有言論認為,蔡英文上臺后,重用不少年紀大、藍營背景出身并且基本是男性的“老藍男”出任要職,“整碗捧去給別人”引發(fā)被冷落,搶食未成的綠營人士強烈不滿,因此他們要么袖手旁觀任憑局勢失控,要么加入攪局行列,試圖動用包括媒體及民調工具在內的可能手段,向蔡英文叫板“要糖吃”。
在筆者看來,這種因“分贓不均”而“見笑轉生氣”的研判,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種綠營內部的“賭爛”行為,卻無法掩飾蔡英文聲勢下挫的現(xiàn)實及趨勢。
一方面,蔡英文上臺后短短幾個月,便出現(xiàn)或引爆多項重大爭議事件,不管是藍綠斗爭的“清算黨產”,廢除島內“紅十字會法”,還是推行“文化臺獨”的“廢除微調課綱”,抑或是“雄三誤射”,太平島護權不力,勞工休假,駐外代表酒駕以及司法機構人事任命等等,眾多事件讓島內爭議風波一浪高過一浪,不管是學者研判、媒體風向還是坊間輿論,在在都證實蔡英文氣勢下滑的不爭事實。
另一方面,臺灣指標民調公布蔡英文民調下挫并非個案,事實上在這之前,已經不少屬性不同的民調機構公布的數(shù)據(jù)均呈現(xiàn)一致的結果,亦即蔡英文聲勢下滑,只是程度不一而已。其實,早在7月4日至6日晚間,臺灣TVBS民調中心便公布,蔡英文滿意度下降為44%,不滿意度上升為24%;而7月30日,臺灣趨勢民調的數(shù)據(jù)就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下降至49.1%,不滿意上升為36.0%,等等。
由上述觀之,蔡英文當選時因高得票數(shù)而創(chuàng)下所謂的“神話”,但上臺不久便凸槌不斷,爭議連環(huán)爆,在重大議題上展現(xiàn)出狹隘格局,“執(zhí)政”及決策能力備受質疑,并引發(fā)島內民眾強力反彈??梢哉f,這種所謂的“神話”在不斷涌現(xiàn)的爭議事件當中已宣告破局,并且蔡英文聲勢持續(xù)下滑恐怕也成了必然趨勢。(作者:楊昆福,來源:《臺海》雜志第123期)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的主旨講話2025-05-13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2025-05-13
- 海協(xié)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2025-05-13
- 中方: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后更絕無可能2025-05-13
- 第3屆“彩云之約”海外臺胞云南行系列活動在昆明啟幕2025-05-13
- 祖國好,臺灣才能好——兩岸學者談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臺灣未來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