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歷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在高雄首展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7-12 09:41:54 | 來源: 新華網(wǎng) |
11日在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shù)中心首展的“遷臺歷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用實物、圖文、聲像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個 “我家的兩岸故事”。
1949年,百萬同胞自大陸各地渡海來臺,“一塊新的門牌叫作眷村,一個倉促生火的爐灶叫作他鄉(xiāng)……”在落地生根的同時,故鄉(xiāng)已成追念。展覽以“遷臺歷史記憶庫”豐富的人物影音及典藏文物為主題,結(jié)合互動科技與新媒體藝術(shù),設立“漂移時光”“遷臺映像”“落地成家”“我的傳家寶”四大展區(qū),引領民眾穿越歷史云煙。
局勢動蕩,故宮守寶人歷經(jīng)迢迢險路,護送文物精品安然抵臺,近百歲的索予明是如今僅存的活見證。1949年,索公在登船前辭行母親,喟嘆碼頭的暫別竟成永別。
詩人張默1949年搭乘中興輪來臺,后于高雄市左營,與洛夫、痖弦發(fā)起創(chuàng)世紀詩社,將漂泊的身世轉(zhuǎn)化為對家園與親人的詩思與詩情。回到南京,九十高齡的張默在母親墓前寫下了催人淚下的詩歌《我在母親的墳前翻了一個大筋斗》。
“遷臺文物收集保護工作開始得太晚了。”作為遷臺二代的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不無遺憾。幼時他隨投筆從戎的父親沈春池赴臺,見證臺灣眷村的時代歷程。1987年他贊助凌峰拍攝《八千里路云和月》,2016年起開始“遷臺歷史記憶庫”搶救計劃,以增進兩岸對于歷史記憶之保護及傳承,迄今已搜錄超過700名見證人物。
“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歷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由高雄、上海、臺北、福州四城文化主管單位與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7月11日至7月28日于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shù)中心首展,年內(nèi)將在上海、臺北、福州巡回展出。(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
相關新聞
- 2019-07-10共揚大禹精神,共話同胞親情 首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在北川舉行
- 2019-07-08傅雷主題圖書館開館 開辟上海首家圖書館“深夜書房”
- 2019-07-05宮崎駿告訴我們,成長是輛有去無回的列車
- 2019-07-04大運河漂來的北京城 歷史記憶永遠不會被磨滅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