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為殖民者涂脂抹粉 民進黨當局如何對得起抗日先賢?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8-16 10:58:22 | 來源: 中新社 |
77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中國政府收復臺灣、澎湖列島并恢復行使主權。在這個對臺灣歷史十分重要的日子,不出所料,一貫“媚日”的民進黨當局選擇冷漠以對,臺灣被殖民的50年儼然成為一段“被消失”的歷史。
為殖民者涂脂抹粉,民進黨當局已是“慣犯”:修改教科書,將“日據(jù)”改為“日治”,鼓吹日本“殖民有功論”;高調(diào)紀念日本殖民者八田與一,找各種場合宣揚所謂的“臺日友好歷史”;不久前,在一場紀念島內(nèi)民眾抗日的乙未戰(zhàn)爭活動致辭中,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只言“保臺”,絕口不提“抗日”……
無論措辭怎么變,民進黨政客們的論調(diào)只有一個:過去臺灣要感激日本殖民時期的“貢獻”,未來臺灣也要倚靠日本。
1895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者在臺灣胡作非為的史實班班可考。高壓政策下,有多少臺灣人被掠奪土地、多少臺灣人被強迫勞動、多少臺灣人被征收苛捐雜稅、多少臺灣人因反抗殖民統(tǒng)治被殘忍殺戮。即使有所“建設”,也是為了掠奪臺灣資源而非造福一方。面對這些史實,民進黨當局是真不清楚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抗戰(zhàn)勝利、臺灣光復,是兩岸歷史的重要聯(lián)結。如今,民進黨當局為了切斷兩岸的各種關系,不惜淡化日本殖民者在臺灣的暴行,不斷向日本諂媚示好,以得到日本政治人物妄言“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格外“關照”為榮。
不得不說,“媚日”,民進黨當局是認真的??扇绱?ldquo;認真”的代價是什么?是臺灣民眾不得不接受“核食”,是臺灣漁船在花蓮外海捕魚卻遭日本水炮驅(qū)趕,是日本右翼分子腳踹“慰安婦”銅像卻不受譴責……臺灣民眾何辜?為了配合民進黨當局的奴顏婢膝,一再犧牲自身健康福祉和權益?
歷史絕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再怎么“精心”包裝粉飾,日本殖民者在臺灣的罪惡是掩蓋不了的。當年為了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島內(nèi)先烈50年間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而今民進黨政客對待這段歷史的言行,如何對得起千千萬萬英勇犧牲的仁人志士?這樣的執(zhí)政者,還常常將所謂“轉型正義”掛在嘴邊,是何其諷刺之事!(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相關新聞
- 2022-08-16臺灣輿論批評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失能”
- 2022-08-09熱評兩岸|要和平發(fā)展就必須嚴懲“不肖子孫”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jīng)Q定不同意臺灣地區(qū)參加今年世衛(wèi)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zhàn)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