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7日 09 版)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在第十四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臺灣“單車天使”第一家園騎行活動中,車隊從福建廈門大嶝島出發(fā)。 受訪者供圖(新華社發(fā))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港珠澳大橋。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版式設計:張丹峰

 

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本報記者 江 琳

 

云山蒼茫,江水浩蕩。旺角霓虹繽紛閃爍,中環(huán)招牌密集林立,跑馬場賽道激動人心,伶仃洋大橋互聯互通……香港處處涌動著活力和希望,生動展現著“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和蓬勃生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采取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為推進依法治港治澳、促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wěn)致遠打下了堅實基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

 

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

 

“今天,我要再次強調,‘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門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2022年7月1日,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香港回歸祖國,開啟了香港歷史新紀元。25年來,在祖國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高度,始終關心著香港發(fā)展和香港同胞福祉,始終牽掛著香港長期繁榮穩(wěn)定,作出一系列戰(zhàn)略決策和重大部署,不斷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引領香港書寫出同祖國一道走向偉大復興的宏闊篇章。

 

2019年,香港遭遇回歸祖國以來最嚴峻的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qū)行使全面管治權、完善特別行政區(qū)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機制的重大決策,推動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zhí)行機制、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支持特別行政區(qū)完善公職人員宣誓制度。香港告別動蕩不安,重回發(fā)展正軌。

 

“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yōu)勢愈彰顯?;貧w祖國后,香港戰(zhàn)勝各種風雨挑戰(zhàn),穩(wěn)步前行。無論是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還是一些劇烈的社會動蕩,都沒有阻擋住香港行進的腳步。25年來,香港經濟蓬勃發(fā)展,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wěn)固,創(chuàng)新科技產業(yè)迅速興起,自由開放雄冠全球,營商環(huán)境世界一流,包括普通法在內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發(fā)展,各項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社會大局總體穩(wěn)定。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勃勃生機令世界為之贊嘆。

 

港珠澳大橋開通,天塹變通途;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竣工,續(xù)寫著香港航運的輝煌……乘著國家發(fā)展的浩蕩東風,今天的香港風華正茂,“愛國愛港”畫出社會最大同心圓,書寫著“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的精彩故事。對香港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yōu)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臺,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等國家戰(zhàn)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

 

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如今,山海之間,明艷的紫荊花更加繁盛。事實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是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wěn)定、維護香港同胞福祉的好制度。我們堅信,有偉大祖國的堅定支持,有“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實保障,在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更大輝煌,一定能夠同祖國人民一道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譜寫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華彩篇章

 

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qū)統計局發(fā)布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簡況,合作區(qū)交出亮眼“成績單”:經核算,上半年合作區(qū)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223.93億元。

 

伶仃洋畔,橫琴打開的廣闊空間,為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wěn)致遠注入新動能。

 

濠江流彩,蓮花盛開?;貧w祖國23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實現了“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開創(chuàng)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局面,譜寫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情系濠江,堅定不移貫徹執(zhí)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始終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qū)政府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全力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為澳門保持繁榮穩(wěn)定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不竭動力。

 

當前,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扎實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fā)展成效初顯,新興產業(yè)方興未艾。據統計,1999至2021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3.5%,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由1.5萬美元增至4.4萬美元。財政儲備由27億澳門元增至6432億澳門元,外匯儲備由28.6億美元增至266.6億美元。

 

澳門地方雖小,但在“一國兩制”實踐中作用獨特。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深刻總結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4點重要經驗:始終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兩制”正確方向;始終強化“一國兩制”使命擔當;始終筑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澳門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不斷鞏固和發(fā)展同“一國兩制”實踐相適應的社會政治基礎,在愛國愛澳旗幟下實現最廣泛的團結,是“一國兩制”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的根本保障。

 

如今,從《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到《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qū)建設總體方案》,再到推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支持澳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澳門不斷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成長空間更加廣闊。

 

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最佳制度。

 

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不可阻擋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發(fā)展變化,全面推進對臺工作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有力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就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和重大政策主張,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提供了新時代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的基本方略;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鄭重提出了新時代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大政策主張。

 

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推動下,70多年來特別是兩岸隔絕狀態(tài)打破以來,兩岸關系獲得長足發(fā)展。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互動往來日益密切,給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充分說明兩岸和則兩利、合則雙贏。據統計,2011年兩岸貿易額為1600.3億美元,2021年兩岸貿易額增長至3283.4億美元,10年間兩岸貿易額翻了一番。大陸穩(wěn)居臺灣地區(qū)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2011年共批準臺商投資大陸項目2639個,2021年為6595個。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2022年8月,《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yè)》白皮書發(fā)布,系統闡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祖國統一的大政方針與政策主張,清晰闡明按照“一國兩制”實現和平統一后的光明前景,充分表明了我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必勝信心、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的堅定決心、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不變初心。

 

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不可阻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堅信,只要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就一定能夠粉碎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就一定能夠匯聚起促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香港多項舉措增進民生福祉(新時代新作為)

本報記者 馮學知

 

開學之際,一項針對弱勢社群學生的資助計劃,讓香港新界葵涌劏房住戶陳女士和女兒充滿期待。這項計劃旨在團結社會力量,幫助來自弱勢社群家庭的初中學生,讓他們有機會開闊眼界、力爭上游。

 

“只要大家抱著永不言敗的精神,相信你們都可以和我們一樣成就心目中的美好未來。”社交媒體上,多位獲得奧運獎牌的香港運動員為青少年加油。記者了解到,這項資助計劃涵蓋師生結對、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經濟支援等內容,這些香港運動員將和其他社會人士一起,為參加計劃的學生擔任導師。

 

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發(fā)展是香港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從不斷提升競爭力,到破解住房難、貧富差距大、年輕人向上流動難等社會問題;從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到同建關愛共融社會,都需要在發(fā)展中求解。

 

從加快興建公營房屋,到推出過渡性房屋政策紓緩未能“上樓”家庭的境況;從實施法定最低工資,到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從引入非本地培訓醫(yī)生,到全面禁止電子煙;從推出“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到制定“大灣區(qū)青年就業(yè)計劃”……每項民生舉措都體現著特區(qū)政府致力于增進民生福祉的決心和擔當。

 

“尋夢者啟程起跑線,在這獅子山下沖線,愿這香港同心一起創(chuàng)建。”香港特區(qū)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組織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前》,唱出了創(chuàng)造未來的信心和力量。“心合意同,謀無不成。”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開拓向前不停步,新時代的香港充滿希望和活力!

 

澳門教育助力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新時代新作為)

本報記者 富子梅

 

“我是第一位在南通大學讀書的澳門學生。我在中學時就去過北京、上海、杭州,對祖國內地充滿向往。”南通大學澳門籍學生歐陽佩珊說。

 

近年來,內地已成為深受澳門學生歡迎的升學選擇之一。與此同時,澳門特區(qū)政府積極推動澳門學校與內地學校締結姊妹合作關系。“這有助于增進兩地師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共建教育領域互惠合作的橋梁。”澳門特區(qū)教育及青年發(fā)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2年8月,澳門已與內地締結了381對姊妹學校。“姊妹學校間可以互派教學人員,在教育理念、課程建設、教師管理、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促進專業(yè)發(fā)展。”澳門濠江中學助理校長牛蘭珍說。

 

國家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內地與澳門教育交流合作已形成優(yōu)勢互補、協同發(fā)展的局面,這是“一國兩制”優(yōu)越性的生動體現,為澳門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和社會進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培養(yǎng)愛國愛澳人才、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wěn)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內地為澳門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很多學生從內地高校畢業(yè)后回到澳門工作,成為建設澳門的中流砥柱。”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說。

 

廣大澳門同胞素有愛國傳統,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那天,老校長杜嵐在澳門濠江中學升起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從此,每年國慶節(jié),學校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如今,升掛國旗已經成為澳門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在行政長官親自領導、政府部門切實履職、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下,澳門各類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有聲有色,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青少年心田中深深扎根。

 

澳門特區(qū)教育及青年發(fā)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繼續(xù)加強與內地教育的交流合作,培養(yǎng)更多人才,讓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積極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fā)展。

 

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潮頭觀瀾)

張 爍

 

“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的寬廣道路。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偉大創(chuàng)舉,“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實踐已經取得巨大成功,顯現出強大生命力和制度韌性。黨中央強調,必須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qū)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qū)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

 

“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享有高度自治權。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特別行政區(qū)所有居民應該自覺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將為香港、澳門創(chuàng)造無限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yōu)勢愈彰顯。

 

實踐證明,“一國兩制”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門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和重大政策主張,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提供了新時代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偉大祖國的堅強支撐,有全國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同胞和臺灣同胞的同心協力,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wěn)定一定能夠保持,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能夠實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