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在云南做“中國味咖啡”:包谷酒、腐乳風味成“新標簽”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10-27 16:48:2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包谷酒”“腐乳”“稻香”“泡梨”“傣味檸檬水腌菜”“酸而厚實的香料泡酒”……在昆明一個創(chuàng)意園區(qū)的咖啡工作室里,劉肇中把這些極具“中國味道”的標簽貼在自己烘焙的精品咖啡豆上。20攝氏度的溫暖秋日混合著咖啡粉散發(fā)的濃郁香氣,當?shù)仡櫩屯ㄟ^這些標簽找到了自己與“舶來品”咖啡的味覺聯(lián)結——“這是我熟悉的味道,我喜歡。”
中國98%的咖啡種植面積和99%的咖啡產量都在北回歸線穿過的云南省,立體的氣候使這里成為咖啡種植的“黃金地帶”,中國以幾何倍數(shù)增長的咖啡消費市場也讓云南成為咖啡產業(yè)發(fā)展的“藍海”。
來自臺灣桃園的劉肇中在云南工作生活近10年,其中8年時間都與咖啡為伴。最初他只是因氣候選擇到云南生活,后來和朋友合開咖啡店,進而又對咖啡產生了興趣,全身心投入其中。
目前,劉肇中的豆單上已有30多支精品咖啡豆,每年由他烘焙、銷售的咖啡豆達1-2噸,可供3-4個小型咖啡店一年的用量。43歲的劉肇中因咖啡與云南產生深厚的聯(lián)結,并決定在此度過余生。
“咖啡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它和土地息息相關,又充滿了創(chuàng)意。”劉肇中說,8年來,他探訪了云南普洱、保山等咖啡種植基地,尋找高品質咖啡豆,與年輕一代咖啡從業(yè)者分享交流。他感受過高原山區(qū)自釀酒的辛辣霸道,品嘗過西雙版納“小包谷”的清香甜糯,難忘普洱野生甜菜的新鮮甘甜……“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海拔高差超過6500米的云南,各種食物的極致氣味、味道給劉肇中留下深刻印象,云南人的熱情、灑脫、包容也讓他欣賞和喜愛。
“在咖啡的傳統(tǒng)教育中,通常以西方食物來描述它的風味。”劉肇中分享了一個改變他觀念的故事。幾年前在普洱的咖啡莊園和年輕一代咖啡從業(yè)者交流時,他和往常一樣用“紅酒”“芝士”“榛子”等來形容咖啡的口感。
一名小伙直言,“芝士是什么味道,我沒吃過。但我覺得這個味道很像腐乳,為什么不能說它是腐乳味的?”
“這句話擊中我的靈魂,也讓我見識到中國新一代咖啡人的勇氣和創(chuàng)新。”劉肇中說。此后,在云南鄉(xiāng)土中浸染多年的他也會不自覺用“包谷酒”“腐乳”來描述咖啡的風味,也慢慢有了他豆單上越來越“中國味”的各式味覺標簽。
很長一段時間里,云南咖啡豆幾乎與“沒有深加工、沒有品牌、沒有規(guī)模、沒有市場”等標簽掛鉤,低價出口加工后高價賣回國內,沒有市場定價權,更沒有議價權。
近年來,隨著咖啡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精品咖啡潮”的推動,高品質的云南咖啡豆被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品牌推向“臺前”。在昆明,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店里也少不了云南本土的精品咖啡。
“很多人說云南的咖啡豆不好,我想用行動告訴他們不是這樣的。”劉肇中烘焙了一款純云南咖啡豆并取名“云南好”,“香氣口感醇厚,甚至連咖啡因的苦都是靜靜的低調柔和”。“云南好”是劉肇中賣得最好的一款精品咖啡豆,他還研發(fā)了另一款升級版的純云南咖啡豆“好云南”。他對云南的喜愛,也深深埋藏在這兩款咖啡豆中。
“作為一個中國人,通過‘中國味道’我們才能更加‘讀懂’咖啡,和咖啡產生情感聯(lián)結。”劉肇中認為,再過二十年,中國咖啡產業(yè)更加成熟時,一定會出現(xiàn)一群有趣的中國咖啡人,相信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把有“中國味道”“中國特點”的咖啡和全世界分享。(完)作者 陳靜
相關新聞
- 2022-10-24臺灣中醫(yī)夫妻在南京:“這里有熱乎乎的煙火氣和幸福感”
- 2022-10-24福建漳州積極提供優(yōu)質涉臺仲裁服務 保障臺胞合法權益
- 2022-10-27臺商父子山城情懷:“臺灣味”邂逅“麻辣胃”
- 2022-10-27黨的二十大報告讓在汕臺商倍感振奮,來汕投資興業(yè)信心十足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lián)邦共和國關于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xù)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lián)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fā)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吁臺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fā)射太空計算衛(wèi)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