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義勇隊檔案”入選國家級名錄,海峽兩岸不可分割再添鐵證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6-10 11:09:54 | 來源: 東南網(wǎng) |
東南網(wǎng)6月9日訊(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劉必然 嚴順龍)檔案雖無聲,歷史永留痕。今年6月9日是第十八個國際檔案日,國家檔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chǎn)名錄》評選結(jié)果。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抗戰(zhàn)記憶的珍貴檔案——“臺灣義勇隊檔案”入選。
臺灣義勇隊是由臺灣同胞組成,直接參加祖國抗戰(zhàn)的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抗日隊伍,也是全國唯一具有正規(guī)軍編制的臺胞抗日力量。“臺灣義勇隊檔案”由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南平市檔案館、武夷山市檔案館聯(lián)合申報,真實完整記載了臺灣義勇隊從籌組成立、開展抗戰(zhàn)活動到返回臺灣的全過程,涵蓋各類訓令指令、呈批函電、統(tǒng)計圖表、歷史老照片、報刊資料等625件原始檔案,現(xiàn)保存于上述4家檔案館。這些檔案以確鑿的物證,還原了兩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復臺灣的歷史,有力證明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客觀事實。
據(jù)了解,臺灣抗日志士李友邦(祖籍福建同安)早年因抗日活動被日本殖民當局通緝,從臺灣撤到大陸。1939年,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他在福建武夷山下用閩南話發(fā)表演講,以“保衛(wèi)祖國,收復臺灣”為宗旨號召組織臺灣義勇隊,在閩臺胞積極響應;同年2月22日,臺灣義勇隊在浙江金華正式成立,主要在閩浙一帶開展對敵政治斗爭、醫(yī)療服務、國防生產(chǎn)、宣傳教育等抗日救亡活動,為抗戰(zhàn)勝利和臺灣光復作出了重要貢獻。
“臺灣義勇隊開展的抗日復臺活動,是偉大的全民族抗戰(zhàn)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指出,在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之際,守護和研究這批文獻,重溫并宣傳這段歷史,具有多重價值:以鐵的事實駁斥“臺獨”謬論,匡正被歪曲的歷史認知;幫助臺灣青少年了解先輩為抵御外侮付出的艱苦努力和重大犧牲,認識自己從何而來;對于鑄牢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兩岸共同的歷史認同,為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樹立正確歷史觀,意義十分重大。
記者在福建省檔案館查閱相關歷史檔案時留意到,臺灣義勇隊成立后,臺胞中的少年兒童和抗日志士遺孤則編入少年團,團員大多在7歲至13歲之間。撥開歷史云煙,記者找尋到如今居住在福州的臺灣義勇隊少年團原團員張秀卿。
96歲的張秀卿老人在得知檔案入選消息后,陷入沉思,雙淚自流,輕聲哼唱起銘刻心底的少年團團歌:“臺灣是我們的家鄉(xiāng),那兒有花千萬朵,不芬芳,要收回我們的家鄉(xiāng)……”
相關新聞
- 2025-06-10開封市順河回族區(qū)組織黨外人士參觀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圖文展
- 2025-05-22香港將舉辦系列活動紀念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2025-04-21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圖片展在莫斯科舉行
新聞推薦
- “抗戰(zhàn)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2025“文化抗戰(zhàn)川渝行”活動舉辦2025-07-03
- 首屆海峽兩岸六月六曬譜日活動在上杭舉行2025-07-03
- 交流交友交心,漢臺青創(chuàng)城市合伙人在武漢雙向奔赴2025-07-03
- “童年想娘,老年想家”——臺灣老兵高秉涵的守望與盼望2025-07-03
- 從臺灣帶來一場美好的茶事2025-07-03
- 全省首個臺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在泉州啟動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