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岳家人”紀念岳飛誕辰913周年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29 16:09:02 | 來源: 山西晚報 |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3月23日上午,一曲《滿江紅》響徹太行山深處的平順縣岳家寨村后山上的岳飛廟,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岳飛后裔代表、岳氏宗親齊聚岳家寨,隆重紀念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誕辰913周年。
岳飛廟前香火濃
3月23日(農歷二月十五)是著名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民族英雄岳飛誕辰913周年紀念日。由山西岳氏宗親會主辦,來自北京、上海、河北、遼寧、內蒙古、安徽、湖北、四川及我省各地的岳飛后裔代表、岳氏宗親們在祭祀的前一天就趕到了岳家寨村,準備參加祭祀活動。
“精忠懸日月,神威猶在震古今。正氣壯河山,祖德流芳耀千秋。先祖岳飛,字鵬舉,生于公元1103年,岳飛自幼聰穎好學,文武雙全,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少年岳飛意志風發(fā),馳騁疆場,效忠衛(wèi)國……”當天上午9時許,岳家寨村后山上用石板砌成的岳飛廟前煙霧繚繞,香火正濃。印有“岳”字的各式“岳家旗”迎風招展,首先岳氏宗親代表在廟前敬獻了花籃。山西岳氏宗親會岳銀生代表岳氏后裔上臺唱念祭文后,300多名岳氏后裔及宗親身披寫有“盡忠報國、岳飛后裔”字樣的綬帶,向先祖岳飛像進香并祭酒,全體宗親向岳飛像三鞠躬,最后全體岳氏宗親齊聲高歌岳飛創(chuàng)作的《滿江紅》《精忠報國》,以寄托對英雄的無限感懷和對先人的緬懷之情。
岳家寨曾是岳飛后代避難地
岳家寨原名下石壕,2010年改名岳家寨,位于平順縣石城鎮(zhèn)濁漳河南岸的懸崖峭壁上,海拔1600米,村落隨地形高低依山而建,現(xiàn)有38戶、80口人。岳家寨四周群山環(huán)峙,村莊坐落在山體斷層的平臺之上,呈南北向布列,村東邊緣就是懸崖絕壁,看上去巍峨壯觀。石板房、石桌、石凳、石井、石磨、石碾等呈現(xiàn)了原始古村落風貌。
相傳,宋末岳飛后裔避難于此,于絕壁之上的山坳里,辟土為田,壘石為居,建立家園。為躲避追殺和蓄勢待發(fā),依地勢取名為“下石壕”,對內叫“岳家寨”。這小小石頭村里,還曾經有過八路軍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銀行和軍火庫。
岳家寨村支部書記的岳先來對記者介紹,他是岳飛三子岳霖的第三十五代后人,是按照家譜排下來的。祖先當年從河南湯陰逃難于此,選擇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住下來,繁衍生息直到今天。“其實在宋朝時這里是金的地盤,但俗話說越危險的地方就越安全,何況這里山大溝深,以前根本就沒有路,所以非常安全。”
岳先來說,村里的岳飛后裔為了紀念岳飛修建了一處岳飛廟,里面供奉有岳飛的像,每年農歷二月十五還有傳統(tǒng)廟會。這個廟以前曾經坍塌過,后來又重新蓋了起來,“我們建這個廟是為了敬重老祖宗精忠報國的精神,想要以此來紀念并傳承他的這種精神。”本報記者張文舉
新聞推薦
- 中國國際濕地城市增至22個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傳感器成為萬物互聯(lián)“神經末梢” “中國制造”正向“中國智造”邁進2025-07-25
- 東南有海浩無窮——從閩人與海解碼中華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國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香港在全球變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臺灣青年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暨中國陶瓷文化研習營成功舉辦2025-07-25
- 中國游戲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